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校招生 > 文章正文
 
怕平行志愿摊薄高分考生 各高校纷推诱人新政
2007-6-5 15:57:00 来源:每日商报 【字体:小 大】

  记者:金萍

  本报讯 高考进入倒计时,考生们都开始进入最后的冲刺,各批次高校招生计划也已公布完毕。细心的考生和家长会发现,今年不少大学的招生政策都有所调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向高分考生倾斜。

  这一点,记者从几所大学的招生办主任处得到了证实:由于今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政策,成绩趋于扁平化,各校最后能录取的高分考生可能会减少,所以都推出了一些政策,加大对高分考生的吸引力。

  “平行志愿”分薄高分考生

  各高校招办主任的担心不无道理。今年全新的“平行志愿”政策,实行的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也就是先根据分数高低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说白了,按分排序,让填报志愿变得简单了,高分的考生去好的学校,一般一点的考生去一般一点的学校,每个成绩段的考生都能去相应的学校。”某高校招办负责人用“大白话”解释说。

  对考生来说,“平行志愿”政策让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都降低了,但对于各个高校来说,这样的“对号入座”明显会降低高分考生的录取数。“以往执行的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原则,有些高分的考生会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或者因为害怕估不准相对高分学校,所以选择了

分数线
相对不高的学校,而对高校来说,尽量多地录取高分考生可以拉动整个生源的质量。”下沙某高校副校长说,“但今年执行了‘平行志愿’后,以往‘落下来’的高分考生就少了,尤其是一些处于中流的高校,缺少了高分考生,会让整一届的生源质量看上去差一点。所以大家都推出了一些招生新政策,来吸引高分考生。”

  高校新政专“钓”高分考生

  从今年各校的招生计划看确实如此,今年的许多招生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分考生。

  新政一:承诺“专业满足”

  实施学校: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

  校方都承诺,只要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在第一批的平行志愿中填报自己学校,学校就确保录取在其中1个大类或专业。

  几所学校的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硬”的承诺在高校招生中并不多见,主要是为了吸引一些考分比较高的考生来填报自己的学校;不过,这一政策算不上最新的政策,前两年已经实行过,效果不错。

  新政二:征求高分考生志愿

  实施学校: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

  这是今年浙江省几所高校第一次执行的政策,主要针对第一批平行志愿投档后被正常退档、且高考成绩超过浙江省理科第一批分数线40分的考生(个别学校还有自己的分数线要求),可以有“二次选择”的机会,录取按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

  “这也是针对高分考生实行的一项新政策,专门为一些高分考生‘预留’的名额,全省有两三百个名额,分在几个省属高校里,例如工大100个、理工40个、工商60个、杭电50个。这相当于在第一轮录取的最后阶段‘网罗’一些高分考生,同时也确保高分考生不会落榜。”校方负责人都有相同的想法。

  新政三:高分考生可免学费

  实施学校: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

  针对高分考生,今年许多省属高校在公布招生计划时都强调了对高分考生的免学费政策,从免一年学费到免四年学费的都有,考生的名次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对排在全省前50名的考生,就免四年学费;而浙江财经学院对省理科前500名、文科前200名的考生,就实施免四年学费的政策。

  同时,为了尽量多地吸引高分考生,不少学校还将免费对象的要求降低。像工大今年就把免四年学费的考生名次要求从省前100名下降到前300名,免三年学费的名次从省前300名,下降到前500名。

  据悉,除了以上新政策外,各个高校还纷纷开出类似“精英班”、“试验班”等专门针对优秀考生的培养计划,以及各种转专业、双修、辅修等政策,这些都成了吸引优秀考生报考自己学校的一大砝码。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